哪怕是手握降息的大招,美联储也未必能让美国经济这盘棋走得漂亮。根据上周的经济数据来看,美国正在上演“粘性通胀”和“疲软就业”双重夹击——通胀顽固不下,劳动力市场又接连下滑,简直像是一个烫手的山芋,让美联储左右为难。有专家甚至形容眼下这局面是“美联储最糟糕的时刻”。这话听起来挺狠,但细品完数据,还真让人不禁感慨:可不是吗?
先聊聊劳动力市场,上周公布的初请失业金人数创下近四年来的新高,直接从前一周23.6万跳升到26.3万,这是对就业“韧性”的一次不小冲击。再搭配之前那份修正报告——从去年到今年,美国竟然少算了超过91万人。这魔幻现实主义的操作无异于狠狠甩了市场一巴掌,告诉大家实际就业情况并没有看上去那么乐观。就业数据的疲软撑不住经济的下盘,不少投资者自然开始呼唤美联储赶紧降息,甚至押注今年能看到三次。
但美联储可不是流量明星,不能靠粉丝呼声左右决策,人家还有个“物价稳定”的终极使命呢。问题是,这物价要稳定还真不好办。8月CPI环比上涨了0.4%,直接翻了7月份的两倍,通胀简约不简单。从食物到房租,稍微能消费的东西全在涨价,而且还涨得津津有味。这一轮看似没啥杀伤力的物价上涨,逼得前美联储经济学家克劳迪娅·萨姆不得不发声:“这次降息不是因为通胀有好消息,而是因为就业有坏消息。”看到这句话,你就能明白美联储的两难:通胀问题还没解决,降息又像一剂缓解痛苦的药,不用都不行。
再多说一句,通胀的“粘性”这词,有点像在吃烤冷面,价格稳稳贴在你的钱包上,甩都甩不开。有专家认为,数据基调让人对年底前的三次降息保持怀疑,但情绪依然复杂:一边是割裂的经济指标,一边还有看似坚挺的整体经济。经济学家Joe Brusuelas的观点很耐咀嚼:“情况还没崩,但可能会噩梦级难办。”
不过,美联储的经济故事里还有一个“科技锦鲤”浮上了水面。人工智能正在成为股市的新宠儿,上周华尔街被甲骨文AI业务的强势表现惊了一盘。投资者对科技的热情简直溢出屏幕,甚至有人豪言2025年底标普500指数目标6600点,2026年还敢冲到6800点。不得不说,科技行业确实成为压住经济悲观情绪的一缕春光。这种时候,你不得不感慨一句:真要感谢AI,不只是换个方式听新闻,在经济上也在兢兢业业地撑台。
但冷静下来想想,美联储降息是铁板钉钉的事,这就能解决美国当下的所有问题吗?就业市场的裂缝和通胀的壁垒,真的会因为一两次政策调整而自动修复吗?难怪这份“糟糕的局面”让人有种窘迫的无力感。降息之后,我们到底是在看一场盘活经济的转机,还是为接下来可能更复杂、更棘手的挑战埋下伏笔?你觉得答案是什么,还是说,标普的人工智能预言让我们过于乐观了?吃瓜群众突然悟了一件事,经济,没有简单的解决路径,靠AI,不靠天使降临。
证券配资公司,配资最良心10大平台,如何选择证券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