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元末明初的诗坛上,蓝仁如一颗隐匿于山林间的明珠,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。
早年求学,他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研习《春秋》,又与武夷山隐士杜本探讨《诗经》,这般深厚的文学积淀,让他的诗作博采众长。
后人赞其诗风近似盛唐气象,又巧妙融合中晚唐诗人的细腻与灵秀,既传承唐风精髓,又不失个人风骨。
蓝仁一生大半光阴隐于崇安山中,短暂出仕后,毅然回归田园。
杖履遍武夷,他以山林为友,以田园为伴,将闲适生活中的点滴感悟,化作一首首动人诗篇。
一个秋初的傍晚,蓝仁漫步归家,沿途的暮色、清风与虫鸣,触发了他心中的诗意,创作了下面这首《暮归山中》。
图片
《暮归山中》
蓝仁 〔明代〕
暮归山已昏,濯足月在涧。
衡门栖鹊定,暗树流萤乱。
妻孥候我至,明灯共蔬饭。
伫立松桂凉,疏星隔河汉。
这首诗的大意是:
黄昏时回家,山里已经昏暗,在涧水里洗了洗脚,月影在水中出现。简陋的横木门上,喜鹊已经归巢了,黑暗的树林中,萤火虫乱画弧线。
老婆和孩子都在等着我归来,挑亮油灯一同饱尝粗茶淡饭。我伫立在松树、桂花间纳凉,遥望疏朗的星星远隔着河汉。
这首古体诗写诗人的一个平常的生活片段。诗人按照行动的足迹,安排了连续的四个场面。
全诗没有奇思妙语,没有汹涌的生活波澜。诗人只是拣取身边日常琐事,平淡的生活场景,略加点染,流露出恬淡的生活旨趣,给人以情真意切的感觉。
图片
首联写诗人傍晚归家,山中天色已暗,画面静谧而略带朦胧。
"濯足月在涧"一句尤为生动,溪涧中洗脚时,月光映照水面,既写实又富有诗意,暗示诗人与自然的亲近。
颔联写诗人到家时分的景色。通过"栖鹊定"(静)与"流萤乱"(动)的对比,营造出山野的生机与静谧交融的意境。
"衡门"指简陋的柴门,鹊鸟已归巢栖息,显田园之安适。
"流萤乱"以动态反衬夜的宁静,萤火虫在暗树间飞舞,增添灵动之美。
颈联转入家庭场景,家人等候、共进晚餐的温馨,灯火与简单饭菜传递出朴素生活的满足感。
“候我”二字,写出亲人的期待关切,以及既至后应有的高兴。
“明灯共蔬饭”一句平平叙来,晚饭一起吃,有无限天伦之乐洋溢句中。
尾联写饭后诗人独立庭院,松桂凉意袭人,遥望疏星银河,意境空灵悠远。
"隔"字巧妙,既写星空之辽远,又隐含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。
诗中的溪涧幽泉,青松佳桂等意象,透露出山野闲人那种清高隐逸的旨趣。而暗径幽深,流萤乱舞,又烘托出诗人烦乱茫然的情绪。,
全诗没有奇思妙语,也没有汹涌的生活波澜,只是日常琐事,平淡场景,诗人略加点染,流露出恬淡的生活情趣,情真意切,读完后心里感觉很温暖。
【声明】图源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证券配资公司,配资最良心10大平台,如何选择证券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